2024天津自学考试00090国际贸易实务串讲(2)
三十1、EXW(Ex|works,工厂交货)
EXW这个术语,是E组中唯一的一个贸易术语,这个术语类似国内贸易,使用这个贸易术语成交时,卖方只须在产地(或工厂或农场)交完货即使完成任务,不负责货物出境、入境及运输、保险等项事情,也无义务提供出口包装。所以卖方的责任成本、风险最小,价格也就最实惠。
三十2、使用这一术语应注意的问题
(1)使用这一术语成交一般买方在出口国家有常驻机构,因此,要充分知道买方是不是能办理出口结关手续,如没把握,就不要使用这一贸易术语。
(2)交接货物的时间、地址要做出明确规定,以便顺利的交接货物。
(3)关于货物的包装和运输问题。依据这一贸易术语来成交,卖方不管包装、装运,买方在签订合同之前,应依据运输状况提出包装需要,以免事后引起争端。买方自备汽车,解决运输问题(一般是陆地相连的国家才行)
三十3、FAS(Free Alongside Ship)(装运港船边交货)
这个术语是F组的第二个贸易术语,也是出口国交货的术语之一。
根据这个术语成交,卖方要在装运港买方指定的船边交货(就是装运港的码头,买方指定的船边,船舶吊钩下,货一交完即使完成交货任务。交易双方的责任、成本与风险划分,以船边为界限。卖方不负责运输、保险,但国际惯例规定,假如买方确实有困难,需要买方负责运输、保险,卖方也可以代为办理。
三十4、使用这一术语成交需要注意的问题
(1)有的国家对FAS的分析不同。国际商会“通则”规定,FAS适用于海运;而美国的“对外贸易概念”则规定,FAS适用于各种运输方法。所以如对美商做交易的话,使用FAS这个贸易术语成交,又是以海运作为运输方法,就要在FAS的后面加上Vessel船舶字样,这才表示船边交货。
(2)办理出口手续的问题,使用这个贸易术语成交时,出口手续由进口方办理,出口方不办理,所以一般进口方要在出口方的国家有它的常驻机构,才能使用这个贸易术语,不然不适合使用。
(3)应该注意船货衔接的问题。使用这一术语成交,由买方负责运输,卖方船边交货,买方要准时派船,要按时到达;事先要将船名、到港时间,准时公告卖方,以便卖方把货物备好,顺利交接。假如船不可以准时到达,如有耽误,由买方负责。
三十5、FAS和FOB二个贸易术语很像,但又有不同。
相同之处:
(1)FAS和FOB二个术语都是海运(美国例外),交货地址都是在装运港。
(2)风险划分基本相同,一个以船舷为界,一个以船边为界,货一交完风险即转移。
(3)使用这两个贸易术语假如与美国商人成交,要在二个术语后面加上Vessel船舶字样。
区别:
(1)办理出口手续不同,FOB这个术语成交由出口方办理出口手续,使用FAS就由进口方办理了,假如买方办理确实有困难,也可以委托出口方代为办理,但这只是代理性质。
(2)交货性质不同。FOB属象征性的交货,交单就等于交货,FAS是实质交货。
(3)“美国对外贸易概念”对FOB和FAS的讲解与国际商会“通则”不同,国际商会“通则”的讲解这两个术语均适用于国外。而“美国的对外概念”就是海、地、空都行,就是适于各种运输方法。
三十6、DAF(Delivered at Frontier)(边境交货)。
使用这个贸易术语成交,卖方要在两个国家的边境,双方确定的地址交货,并且完成结关手续,货一交完,即使完成任务,买方接收货物之后,就要承担所有责任成本和风险。
三十7、使用这个贸易术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关于边境交货的地址要很明确,尤其是边境上有几个关口的地方,要选好一个作为交货的地址,以免引起纠纷;
2.关于风险转移的问题,以边境指定的地址为界限;就是说指定在什么地方交货风险划分就在那个地址转移。
3.使用这个贸易术语成交,必须要在两个边境相连的国家或者区域才能用。假如不是陆地相连的地方你不可以使用这个贸易术语。
三十8、DES(DELIVERED Ex ship)(目的港船上交货)
使用这个贸易术语成交,卖方负责将货物自装运港起运一直运到目的港,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货物交给买方为止,责任、成本和风险才算转移。所以目的港的名字要规定得很明确,事先卖方要将船名,船舶到港的时间公告买方,以便做好交接货物的工作。
三十9、使用这个贸易术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一同做好货物的交接工作,卖方要事先将船名及船舶到港的时间公告买方,使买方做好接货的筹备;作为买方,要办好进口手续,获得进口许可证,并准时在船上受领货物,如有延误由买方负责;
2.这个术语卖方虽然没负责订定保险合同的义务,但由于货物在运输途中的风险由卖方来承担,因此卖方就需要向保险公司投保,以确保安全。
四10、DES和CIF两个术语相同与区别
相同之处:
1.装运港、目的港规定一样;
2.这两个贸易术语都由卖方负责运输,保险、支付运费、保险费;
3.这两个贸易术语都由买方在目的港接卸货物,支付卸货成本,并且办理进口手续,交纳进口关税,包含获得进口许可证。
区别:
1.交货地址不同:CIF是装运港,DES是在目的港;CIF是装运合同,DES是到达合同。
2.交货方法不同:CIF是象征性的交货,DES是实质交货。
3.风险负担不同:CIF的风险由进口方承担,(以装运港的船舷做为风险划分的界线);货一交完风险就转移。DES的风险由出口方承担,一直到目的港交完货才算转移。
4.成本负担不同。CIF中的I就是保险,F是运输,保险和运输只负正常成本,额外开支不管。DES是自担风险,既管正常成本,也管额外开支,由于他是到达合同,要保证按时到达。
5.付款首要条件条件不同,CIF是海运,凭单付款,由于他是象征性交货,所以交单就付款;DES是货到付款,由于他是实质交货,交了货才付款。
四十一DEQ——(目的港码头交货关税已付指定地址。)
根据DEQ这个术语成交,卖方要按合同规定把货物运到目的港,并将货物卸到码头岸上,并且要办理进口手续,交纳进口关税,一直到货物交给买方为止,才算完成交货任务。在这个之前,卖方事先要将船的名字和船舶到港的时间公告买方,目的就是做好交接货物的工作。货一交完,买方就要承担责任成本风险,由于它是是实质交货的一种。所以像如此的交货方法才是真正的到岸价。
四十二DES和DEQ这两个贸易术语相同之处和区别:
(1)相同之处:二个术语都适用于海运,都需要卖方在进口国港口交货,因此,需要卖方负责运输、保险、自担风险,把货物安全的运达目的地,货交买方之后才算完成任务。
(2)区别:
①交货地址不同:DES卖方在目的港的船上交货;而DEQ卖方要在目的港的码头上交货(卖方要承担卸货的责任);
②卖方承担的责任不同:DES卖方不办理进口手续;DEQ卖方要办理进口手续,交纳进口关税;
③风险转移不同:DES的风险转移是在目的港船上,把货交给买方即使转移了;而DEQ卖方要将货物卸到岸上,交给买方为止才算转移。
四十三DDU(Delivered Duty unpaid)未完税交货,指定目的地。
DDU这个贸易术语,80年“通则”中没,90年“通则”中新增加的。为何要增加这个贸易术语呢?由于:
1.国际商会考虑到从1993年1月1日开始,欧盟将会成为一个统一市场,它们之间将会取消关税,产品可以自由进出,所以增加这个贸易术语就很必要;
2.在国际贸易当中普通的状况之下,外国公司在别的国家不只非常难得到进口许可证,也非常难获得关税或增值税的减免,所以使用这个贸易术语,则可以免除卖方这一义务;
3.如交易双方事先考虑不周,使用了DEQ或者DDP这两个贸易术语成交,卖方在进口国家办理有关手续或获得许可证没把握的状况下,就不要采取DEQ或者DDP这两个贸易术语,还是使用DDU这个贸易术语为好。
这就是增加这个贸易术语的原因。
四十四DDP(Delivered Duty paid……)完税后交货,指定目的地。
这个贸易术语是13个贸易术语中,卖方承担的责任、成本、风险最大的一种贸易术语。使用这个贸易术语成交,出口方要将货物从装运港起运,一直运到买方目的港为止,负责运输、保险,还要支付运费、保险费,并且要办理进口出口有关手续,还要承担把货物完全交给买方为止的风险。所以卖方的责任最重,成本最高,风险也最大,因此价格也就最高。所以在13个贸易术语中,它排在最后。
四十五贸易术语的小结:
1.依据90年“通则”认同的13种贸易术语和80年“通则”规定的14个贸易术语相比,90年的“通则”规定的13种贸易术语有那些特征:
(1)90年“通则”认同的13个贸易术语是以E组、F组、C组、D组四个组来分类的,如此便于记忆,便于理解;
(2)交易双方的义务采取10项内容对照这个方法,一清二楚;
(3)13种贸易术语当中,6种适用于海运,7种贸易术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法;
(4)13种贸易术语当中,E组、F组由买方承担运输任务,就是由进口方承担运输任务。C组、D组都是由卖方承担运输任务。
2,从交货地址不同分,E组、F组、C组这8个贸易术语是是装运地交货,所以有人称它为出口国家交货的术语,也是“装运合同”,D组的五个术语是两国边境和进口国家目的地交货的,又称之为“到达合同”。
3,什么是“装运合同”,什么是“到达合同”,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所谓“装运合同”就是只管按时装运,不管货物何时到达;所谓“到达合同”既要讲究按时装运,又要按时到达。E组、F组、C组都是装运合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有三个不同:
(1)交货地址不同。“装运合同”卖方交货地址是在出口国家起运地或者装运港,“到达合同”卖方交货地址在进口国家的边境、港口或者在进口国家的中国大陆。
(2)卖方承担的责任成本不同。“装运合同”卖方只负责交货前的运费,出口结关成本,假如负责运输保险,也只承担正常运费,额外成本不管:“到达合同”卖方负责运输、保险,保证要安全到达,出口结关成本甚至进口海关成本。
(3)风险转移不同。“装运合同”风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界,或货交承接人即转移:“到达合同”卖方负责运输保险,一直到将货物交给买方时才转移,交货之前的风险都有卖方承担。至于保不保险由卖方来定。
4,从责任大小不同来分。E组的EXW这个术语工厂交货,卖方承担的责任最小,D组的DDP卖方承担的责任最大,所以它被排在最后,价格也就最高。
13个贸易术语的排列顺序,是依据卖方承担的责任大小顺序排下来的,也就是说从EXW到DDP,13个贸易术语中从工厂交货到完税后交货,一个比一个责任加强。
5,从成本负担和风险转移不同来分。
(1)运费和风险不在一个分界点上的贸易术语有四个:CFR、CIF、CPT、CIP,这四个贸易术语运费和风险是分开的。就是说卖方管运费管到目的地,风险由卖方承担,在装运港货交到船上风险就转移了,CIF术语的话越过船舷为界,风险即使转移了。
(2)运费和风险在一个分界点上的。如此的贸易术语也有四个:DES、DEQ、DDU、DDP.就是说运费管到目的地、风险也管到目的地。
6,从交货方法不同来分。
(1)是象征性交货的贸易术语,有6个:FOB、CFR、CIF、FCA、CPT、CIP,交单就交货。
(2)是实质交货的贸易术语有7个:EXW、FAS、DAF、DES、DEQ、DDU、DDP.
7,从办理进出口手续不同来分:
(1)由进口方在出口国家办理出口手续的贸易术语有两个:EXW、FAS.
(2)由出口方在进口国家办理进口手续的贸易术语也有两个:DEQ、DDP.
8,13种贸易术语中90年和80年的相比,改变了原来代号的有下面几个贸易术语:
CF改为CFR EXS改为DES
FRC改为FCA EXQ改为DEQ
DCP改为CPT
9,因装运费引起变形的贸易术语是FOB一个。有四个变形:
①FOBLiner terms(FOB班轮条件)
②FOBUnder Talkle(FOB船舶吊钩下交货)
③FOBStowed(FOB理舱费在内)
④FOB Trimmed(FOB平舱费在内)
FOB为何会变形,就是由于装运成本容易引起纠纷,所以要在合同当中加以明确,就要在FOB后面加上附加条约,这个条约就形成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