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湖南自学考试交流群】免费领取咨询考试报名策略
湖南高等教育自考课程考试概要
课程名字:中医基础理论(一)
课程代码:02972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的
1、课程性质与特征
中医基础理论(一)是高等教育自考中药学(专科)专业的选考课程,内容涉及广泛,是中药学(专科)专业的一门比较要紧的基础课程。
2、课程目的与基本需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需要考生着重学会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入门知识、基本思维办法和疾病的诊断及中医的辩证论治原则。
3、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的
绪论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章学习,知道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定义;学会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知道中医学基础的学习技巧,多读经典,勤于实践,培养思维。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
1.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
(二)次重点
识记:知道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定义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内容
第一节 阴阳学说
1、学习目的与需要
1.通过本章学习,学会阴阳的基本定义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知道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
1.阴阳的基本定义
2.阴阳相互关系理解:
1.阴阳的特质
2.事物的阴阳属性
应用: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学习目的与需要
1.学会五行的基本定义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知道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
1.五性特质
2.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二)次重点
识记:五行的基本定义
理解: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归类的依据、办法和结果应用: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藏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学会藏象的基本定义、藏象学说的形成、脏腑的分类及特质与藏象学说的特征。整体观是中医藏象学说的基本特征。藏象学说的整体观,表现为人体内部环境的统一性与人体与外面环境的统一性。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藏象学说的特征
(二)次重点
识记:
1.藏象的基本定义
2.中医学对内脏的分类
(三)一般
识记:藏象学说的形成
第二节 五脏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学会五脏的生理功能、生理特质,及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熟知五脏的定义。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
1.心--主要功能
2.肺--主要功能
3.脾--主要功能
4.肝--主要功能
5.肾--主要功能
理解:各脏的生理功能及生理特质
(二)次重点
识记:五脏与形、窍、液、志、时的联系
(三)一般
识记:五脏的定义及形态部位
第三节 六腑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学会六腑的生理功能、生理特质;熟知六腑的定义及形态部位。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
1.胆--生理功能
2.胃--生理功能
3.小肠--生理功能
4.大肠--生理功能
5.膀胱--生理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
(二)一般
识记:六腑的定义及及形态部位
第四节 奇恒之腑
1、学习目的与需要
1.通过本节学习,学会脑、骨、髓、脉和女子胞的主要功能。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
1.脑--主要功能
2.髓主要功能
3.骨的主要功能
4.脉的主要功能
5.女子胞--主要功能
(二)一般
识记:奇恒之腑的概念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学会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
1.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2.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3.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理解: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生理上的相互用途与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
第一节 精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学会精的定义、生成、贮藏与施泄、功能。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
1.精的定义(指人体之精)
2.精的功能
理解:精的贮藏与施泄
运用:通过对精的功能的学习来指导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二)次重点
识记:精的生成
(三)一般
识记:精的分类
第二节 气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学会气的基本定义、气的生成、气机的定义及运势动的基本形式。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
1.运势动的形式、运势动的意义
2.气的功能
理解:运势动失常的表现形式
(二)次重点
识记:
1.气的基本定义
(三)一般
2.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定义、生成、分布与主要功能
3.气机的定义
识记:气的分类理解:气的生成
第三节 血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学会血的定义、生成、运行及功能。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
1.血的基本定义
2.血的功能理解:血的运行
(二)次重点
识记:血的生成
第四节 津液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学会津液的基本定义、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及其功能。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津液的功能理解:津液的代谢
(二)次重点
识记:津液的定义
第五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学会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
1.精与气的关系
2.血与精的关系
3.精与津液的关系
4.气与血的关系
5.气与津液的关系
6.津液与血的关系
第四章经络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1.学会经络的基本定义。
2.知道经络系统的组成。
3.知道十二经脉的名字。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经络系统的组成
(二)次重点
识记:经络的基本定义
(三)一般
识记:十二经脉的名字
第二节 经络的循行分布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学会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体表分布、表里关系、流注次序。知道十二经脉的大体循行路线。学会奇经八脉的功能特征和循行分布规律。知道奇经八脉的大体循行路线。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
1.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
2.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
第三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学会经络的生理功能。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
1.经络的基本功能
2.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第五章体质学说
第一节 体质学说的基本内容
1、学习目的与需要
1.学会体质的定义、特征、构成与体质的阴阳分类。
2.熟知体质的标志。
3.知道体质的生理学基础及影响体质的原因。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体质的特征理解:体质的构成
(二)次重点
识记:体质的分类
(三)一般
识记:
1.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2.影响体质的原因
第二节 体质学说的运用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章学习,知道体质与病因、发病、病机、辩证、治疗及养生均有密切的关系。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应用:阐释对病邪的易感性;阐释发病原理;阐释病机变化;指导辩证;指导治疗与养生与其原理及方法
第六章病因
第一节 外感病因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知道病因的定义及病因学说的特征;学会六淫、疫气的定义和一同致病特征,六淫各自的致病特征及主要病理表现。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
1.六淫的一同致病特征
2.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3.疫气的致病特征
(二)次重点
识记:
1.病因、六淫及疫气的定义
2.疫气发生和疫病时尚的原因
第二节 内伤病因
1、学习目的与需要
1.学会七情内伤的致病特征;
2.学会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的致病规律和特征。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七情内伤的致病特征: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情志波动,影响病情
(二)次重点
识记:
1.七情的基本定义(包含七情与七情内伤的基本定义)及其形成原因
2.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的致病规律和特征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致病原因
1、学习目的与需要
1.熟知痰饮、瘀血、结石的基本定义;
2.知道痰饮、瘀血、结石的形成缘由;
3.学会痰饮、瘀血、结石的致病特征。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
1.痰饮的致病特征
2.瘀血的致病特征
3.结石的致病特征
(二)次重点
理解:
1.痰饮的形成原因、病因和机理
2.瘀血的形成原因、病因和机理
3.结石的形成原因、缘由和机理
(三)一般
识记:
1.痰饮的基本定义
2.瘀血的基本定义,注意与血瘀定义有什么区别
3.结石的基本定义
第四节 其他病因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知道外伤、诸虫、药邪、医过和先天原因的致病概况。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
1.外伤:
(1)跌打损伤、利器损伤、枪弹伤、压扎、持重努伤
(2)烧烫伤、冻伤、虫兽所伤等
(3)化学伤
(4)电击伤
2.寄生虫:包含蛔虫、蛲虫、钩虫、绦虫、血吸虫等
3.药邪:
(1)药邪的形成:炮制不当;配伍不当;用药过量;使用方法不当
(2)药邪的致病特征:中毒;过敏;加重病情,致使新病
(二)次重点
识记:
1.医源性原因:定义及形成是什么原因
2.先天原因:包含遗传原因和胎传原因
第七章病 机
第一节 发病原理
1、学习目的与需要
1.熟知病机的基本定义;
2.学会发病的基本原理;
3.学会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和疾病进步转归的关系。
4.学会发病形式
5.知道影响发病的主要原因。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
1.发病机理
2.发病形式
(二)次重点
识记:
1.病机的基本定义
2.影响发病的主要原因:外面环境和内环境
第二节 基本病机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学会阴阳偏盛、偏衰、互损、格拒和亡失的基本病机。知道气血津液失常的基本病机。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
1.邪正盛衰
2.阴阳失调
3.精气血津液失常
4.内生“五邪”
理解:阴阳偏盛、偏衰、互损、格拒和亡失的基本病机及气血津液失常的基本病机
应用:上述有关病机的临床辨证运用
(二)次重点
识记:病机、发病、邪气、正气等的定义
(三)一般
理解:津液不足、津液代谢障碍的病机
第八章诊 法
第一节 望 诊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知道诊法的意思及诊法的基本原理;知道四诊的主要内容、诊法的运用原则;认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临床意义;学会望诊的入门知识。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望诊的入门知识
理解:望诊内容的基本原理及其异常表现的临床意义应用:上述有关望诊内容的临床辨证运用
(二)次重点
望诊的定义、原理、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二节 闻诊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知道望诊的定义、原理、需要注意的地方;知道正常声音的特征,病室之气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熟知容易见到病体之气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学会容易见到病变声音的一般规律、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听声音:病变声音及其临床意义 应用:上述有关闻诊内容的临床辨证运用
(二)次重点
识记:嗅气味:病体之气、病室之气及其临床意义应用:上述有关闻诊内容的临床辨证运用
(三)一般
识记:听声音:正常声音及其临床意义
第三节 问诊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学会主诉、容易见到目前症状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熟知问诊的定义、内容、办法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问目前症状:问寒热、汗、疼痛、头身胸胁脘腹、耳目、饮食口味、睡眠、二便、经带等的内容,容易见到症状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应用:上述有关问诊内容的临床辨证运用
(二)次重点
识记:问诊的内容
(三)一般
识记:一般问诊的定义、办法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应用:上述有关问诊内容的临床辨证运用
第四节 切 诊
1、学习目的与需要
1.学会寸口诊脉的办法,正常脉象的特征,容易见到病理脉象及其临床意义,相兼脉的组合与主病规律。
2.熟知脉诊的原理,正常脉象的生理变异;熟知按诊的办法,按诊的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3.知道妇人脉、小儿脉的特征。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
1.容易见到病脉及其临床意义
2.按诊的内容,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应用:上述有关切诊内容的临床辨证运用
(二)次重点
识记:
1.正常脉象:正常脉象的特征和临床意义,正常脉象的生理变异
2.脉象辨别、相兼脉和真脏脉
(三)一般
识记:
1.切脉的原理,部位。办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临床意义
2.脉症顺逆从舍
3.按诊的办法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4.切妇人脉和小儿脉
第九章辩 证
第一节 八纲辨证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学会八纲基本证候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要素;熟知八纲、八纲辨证的定义,八纲证候相兼、错杂、真伪、转化的意思及各容易见到证的临床表现;知道八纲基本证候的证候剖析与八纲辨证的意义。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
1.八纲辨证的基本证候、表里辨证
2.八纲证候间的关系:八纲证候相兼、错杂、真伪、转化的意思与临床表现
应用:上述有关辩证内容的临床辨证运用
(二)次重点
识记:八纲、八纲辨证的定义,八纲辨证的意义
(三)一般
识记:八纲辨证的源流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辩证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学会气病辨证、血病辨证、津液病辨证容易见到证候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要素;熟知气血同病辨证容易见到证候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要素。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
1.气病辨证
2.血病辨证
3.气血同病辨证
4.津液病辨证
理解:气病辨证、血病辨证、津液病辨证容易见到证候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素应用:上述有关辩证内容的临床辨证运用
(二)次重点
识记:气血津液辩证的定义及机理
第三节 脏腑辩证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熟知脏腑辨证的定义、意义;学会各脏腑病证的病变范围、容易见到症状、病机特征,脏腑病各容易见到证候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要素及有关证候的类证辨别。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
1.心病辩证;2.肺病辩证;3.脾病辩证;4.肝病辩证;5.肾病辩证;
6.腑病辩证;7.脏腑兼病辩证
理解:腑病各容易见到证候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素等应用:上述有关辩证内容的临床辨证运用
(二)次重点
识记:脏腑辨证的定义、源流及其辩证的基本办法
第四节 外感病辩证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知道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定义及病证的传变,各证候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要素。
识记:六经证候、卫、气、营、血证候、上焦、中焦、下焦证候的临床表现
理解:六经证候、卫、气、营、血证候、上焦、中焦、下焦证候的证候剖析、辨证要素,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
应用:上述有关辩证内容的临床辨证运用
(二)次重点
识记:六经辨证的定义,六经证候的定义;卫气营血辨证的定义,卫、气、营、血证候的定义;三焦辨证的定义,上焦、中焦、下焦证候的定义
(三)一般
识记:各病证的传变形式
第十章 治 则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学会治则的定义、治病求本的定义,与治标治本、正治反治、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和三因制宜等治疗原则;知道基本治则的运用原则或方法。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
1.治标与治本的定义、常见的治法及其运用原则或方法
1.正治与反治的定义及常用治法的运用原则或方法正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反治: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2.扶正祛邪的运用原则和运用办法
3.调整阴阳的定义及常用治法的运用原则或方法
(二)次重点
识记:三因制宜的定义、用范围和对象
(三)一般
识记:治则的定义与治则与治法有什么区别
第十一章养生•预防•康复
第一节 养 生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熟知养生的基本定义、意义及其基本原则。
识记:
1.养生的意义: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2.养生的基本原则:适应自然、形神共养、摄养有常调养脾胃
(二)一般
识记:养生的基本定义
第二节 预 防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学会避免的基本定义和基本内容。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避免的基本内容
未病先防(增强正气,提升抗病能力;外避邪气,预防邪气侵害)既病防变(早期诊治;预防病传)
第三节 康 复
1、学习目的与需要
通过本节学习,知道康复的基本定义、基本原则和常见的康复办法。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重点
识记:
1.康复的基本原则
2.常见的康复办法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推行需要
1、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的中,根据“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需要。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需要打造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了解有关的名词、定义、常识的意思,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需要。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方位把握基本定义、基本原理、基本办法,能学会有关定义、原理、办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需要。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定义、基本原理、基本办法联系学过的多个要点剖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质问题,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2、教程
指定教程:中医学基础,何建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年第 2 版
3、自学办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程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要点及对要点的能力层次需要和考核目的,以便在阅读教程时做到心中有数,有些放矢。
2.阅读教程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要点,对基本定义需要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需要彻底弄清,对基本办法需要结实学会。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考虑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程中的基本定义、原理、办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升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合的辅导训练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常识,培养剖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升能力的要紧环节,在做训练之前,应认真阅读教程,按考核目的所需要的不同层次,学会教程内容,在训练过程中对所学常识进行适当的回顾与发挥,重视理论联系实质和具体问题具体剖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有关要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4、对社会助学的需要
1.应熟悉考试概要对课程提出的总需要和各章的要点。
2.应学会各要点需要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要点的考核目的。
3.辅导时,应以考试概要为依据,指定的教程为基础,不要随便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付学习技巧进行指导,宜倡导“认真阅读教程,刻苦钻研教程,主动争取帮助,依赖自己学通”的办法。
5.辅导时,应该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考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掌握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擅长提出问题,剖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知道考试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每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困难程度的考试试题。
5、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的都是考试内容。考试试题覆盖到章,适合突出重点。
2.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考试试题比率大致是:“识记”为 60%、“理解”为 30%、 “应用”为 10%。
3.考试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率为 2:3:3:2。
4.每份试题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率约为:重点占 60%,次重点占 30%,一般占 10%。
5.考试试题种类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解释说明题、简答卷、论述题。
6、题型示例(样题)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需要的,请将它选出并将“答卷卡”上的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被叫做“君主之官”的是
A.心 B.脾
C.脑 D.肾
2、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需要的,请将它选出并将“答卷卡”上的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液的生理功能有
A.滋润皮毛 B.滑利关节 C.组成血液
D.滋润孔窍 E.充养骨髓
3、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脾开窍于 ,其华在 。
4、解释说明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五行
5、简答卷(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气的生成来源有哪几方面?
6、论述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试述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及主要病理变化。
点击进入湖南自考培训报名网址
欢迎加入【湖南自学考试交流群】一块学习交流!群内有专业【招生老师】为大伙解惑答疑!快来一块学习进步吧!
以上就是关于《湖南高等教育自考中医基础理论(一)02972课程考试概要》的全部内容,想知道更多湖南自学考试资讯,请持续关注《湖南自学考试网》。如有需要,考生可点击《湖南自学考试网助学报名网址》进行报名,或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进行咨询解答和报名服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