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考试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卷纸上。.
2.答卷前,考生务势必我们的考试课程名字、名字、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卷纸规定的地方上。
选择题部分
需要注意的地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卷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可以答在考试试题卷上。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需要的,请将它选出。
1.提出“游于艺”美育思想的是.
A.孔子
B.庄子
C.韩非子
D.老子
2.实行乐教美育的是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儒家
3.“充实之谓美”美育思想源于
A.荀子
B. 墨子
C.孙子
D.孟子
4.“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这一论断源于
A.傅里叶
B.马克思
C.席勒
D.康德
5.从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质存在状况而言,现代美育存活与进步需要的是
A.感性
B.知性
C.悟性
D.理性
6.从受教者产生的受教成效来看,美育是- -种
A.形象教育
B.情感教育
C.快乐教育
D.科学教育
7.事实上构成了美育学科的内容层,是美育的载体和渠道与美育实践的要紧依据的是
A.教育学
B.美学
C.艺术学
D.心理学
8.国内上千年所追求的自然审美理想境界是
A.天人合一
B.物竞天择
C.人定胜天
D.物尽其用
9.“熟知的地方没风景”,之所以有如此的审美感受,是由于缺少
A.正确的价值观
B.高尚的品格
C.审美的习惯
D.审美的潜力
10. 美育既是审美教育,也是
A.艺术教育
B.科学教育
C.传统教育
D.技术教育
11.在《三十五年来中国之新文化》- -书中提到“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的是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胡适
12.家庭是美育的摇篮,因此家庭美育的最大特征就是
A.榜样引导
B.以情动人
C.和谐家风
D.相互关爱
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这句古语对大家的启示在于,家庭教育要
A.以情动人
B.以身正人
C.以德树人
D.以理服人
14.学校美育的基本需要是
A.计划性
B.按部就班性
C.科学性
D.集中性
15.大家日常服装的变化、色彩的时尚、饮食的学问、室内装饰的格调,都遵循着一种看不见的时尚趋势,这就是
A.审美标准
B.审美期待
C.审美理想
D.审美境界
16.在对人的形象进行审美时,促进“化丑为美”的是
A.体貌美
B.人格美
C.服装美
D.姿态美
17.《义勇军进行曲》激励了全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决心,主要指艺术的
A.认识价值
B.宣传鼓动价值
C.教育价值
D.交际价值
18.现代儿童观形成的尤为重要的时间节点是在
A.16 世纪
B.17 世纪
C.18 世纪
D.20 世纪
19.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提出来的极具革命性和前瞻性的儿童观,并成为中国儿童艺术和儿童教育的要紧理论基础的是
A.儿童本体论
B.儿童本位论
C.儿童进步论
D.儿童权利论
20.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A.符号表征
B.定义剖析
C.抽象运算
D.逻辑推演
21.在教育目的上,小学美育最重要重视
A.认知教育
B.情感教育
C.技能教育
D.全方位教育
22.通过美育让学生知道美的知识,了 解什么是美,这是小学美育中的
A.知美
B.懂美
C.爱美
D.创美
23.内在审美素养 和审美技能素养互为表里,一同建构出小学美育教师审美素养的特点是
A.广泛性
B.进步性
C.专业性
D、统一性
24.教师内在审美素养的最高层次是
A.丰富的美学和美育理论常识
B.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C.健康人格的魔力
D.端庄大方的形象
25.既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审美素养,同时也是落实美育的基本方法是
A.课程审美化技能
B.语言审美化技能
C.艺术表现技能
D.艺术批评技能
2、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需要的,请将它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6.在《美育书简》中,席勒觉得与人性有关的冲动包含
A.感性冲动
B.理性冲动
C.游戏冲动
D.道德冲动
E.艺术冲动
27.在国内的教育规范中,美学主要涉及的学科包含
A.美学
B.教育学
C.艺术学
D.体育学
E.伦理学
28.美育对人类生活品质的影响,体目前
A.对物质商品的审美
B.对生活空间的打造
C.对产品文化及其美学价值的解析
D.对生活环境的审视
E.对自然的大规模改造
29. 家庭美育培育家庭成员的
A.仪表美
B.行为美
C.语言美
D.心灵美
E.艺术美
30.下列是 “第二自然”的是
A.苏州园林
B.音乐喷泉
C.花坛
D.喜马拉雅山
E.建筑造型
31.儿童的感知进步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具体包含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E.抽象运算阶段
32.卢梭提出了按年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划分的阶段包含
A.婴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春期
E.成年阶段
33.小学美育课程主要包含
A.音乐
B.美术
C.舞蹈
D.戏剧
E.影视
34.审美办法有非常多种,其中小学生比较常见的办法包含
A.察看法
B.体验法
C.联想法
D.剖析法
E.总结法
35. 一个成熟的教师的教态表现为
A.端庄
B.自然
C.大方
D.严肃
E.急躁
3、解释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尽善尽美”
37.感性
38.审美创造力
39.行为美
40.人化自然
4、简答卷: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1.美育怎么样塑造完整人?
42.简述教育学在美育中有哪些用途。
43.儿童审美活动的基本办法是什么?
44.简述在小学美育中,怎么样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5、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5.结合实例,论述美育的推行渠道。
46.联系实质,谈谈学校美育主要包含的内容。
参考答案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A2.D3.D4.B5.A
6.C7.C8.A9.C10.A
11.C12.B13.B14.C15.A
16.B17.B18.C19.A20.A
21.B22.A23.A24.C25.C
2、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AB27.ABC28.ABCD29.ABCD30.ABCE
31.ABCD 32.ABC33.ABCDE34.ABC 35.ABCD
3、解释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
“尽善尽美”:孔子对于音乐的需要是“尽善尽美”,即既要有合于享乐的美的形式,又要有合于道德的善的内容,而这其中善的内容是更为根本的。
37.
感性:即生活之所以然者,它包含人的本能欲望、感知和情感等,它是人格的一个要紧方面。
38.
审美创造力:审美创造力是人类独具的能力,是审美主体在拥有了肯定的美育常识,学会了肯定的审美经验后,尝试遵循“美的规律”创造新的审美对象的能力
39.
行为美:家庭美育的另一要紧方面就是行为美,通过对家庭成员在行为举止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让其在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所作所为符合社会道德需要,符合美的规范
40.
人化自然:人类的进步与进步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制约与改造,自然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人化自然。
4、简答卷: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1.
美育以情感丰富人的心灵。
美育以艺术启迪人的智慧。
美育以审美培养人的情操。
42.
第一,教育学在教育哲学层面为美育划分疆界。
第二,教育学在教育科学层面为美育提供教学原则、教学办法
43.
幻想。
夸张。
44.
在培养学生的感受力方面,对小学生的审美教育第一要着重培养学生敏锐的察看能力,使得他们通过察看发现事物的美。
除此之外,在察看的基础上,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去体验事物,培养审美态度,提高审美注意,发现事物的美
5、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5.
开设多种优质的美育课程。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方法。所以,美育的推行首
先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教师要调动所有可能的原因,在课堂教学中推行美育。
组织丰富的美有实践活动。
①组织艺术喜好小组活动。
②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
③参观博物馆及有意义的展览。
④组织学生观看影视作品和戏剧表演。
⑤组织各种庆祝、联谊和比赛活动。
⑥组织多种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⑦拓展公益美德实践活动。
建设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
①小学校园第一应当整齐、清洗、美观。
②主要教学区或教师办公地址,最好设置镜子或宣传橱窗,展示具备鼓励用途的治学、做人的格言或新书、出色学生介绍、作品介绍等。
③学生上课的教室应当窗户明亮,地面干净,桌椅摆设整齐,国旗、校训显眼,墙报、板报美观大方,奖状、锦旗悬挂得体,在窗台或其他地方还可以摆设花草。学生在环境优美、干净整齐的教室上课,自然会遭到美的熏陶。
④学校的教师办公室、图书馆、宿舍、礼堂、饭厅等地都应当做到整齐、清沽、优美,这类地方的美化和净化更应引起看重。
⑤校园外部周围环境的净化和关化也应当弓|起看重。
⑥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用途。打造格调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美感人,以景育人。
46.
以自然之美陶治学生性情。
第一,通过自然美的鉴赏,学生好了解自然美的特点,增强审美感知和理解能力。第二,通过自然美的赏析开阔視野,增加常识,陶冶性情。
最后,通过自然美的赏析,特别是一些人化的自然美的赏析,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以艺术之美提高学生修养。
第一,通过艺术之美,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理解美的本质、得到美的陶冶。
第二,通过艺术美育,让学生学会不同艺术形式的不同表现方法、不同艺术体裁的不同风格特征,从而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最后,通过艺术的审美和艺术技能的练习,使得学生具备肯定的艺术表现或创造能力。使学生获得情绪感染、引起感情共鸣,提升学生在艺术实践方面的修养,从而在美的实践中追求高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