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
【达标训练】
1.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一种被叫做“快蟹”的走私船很多活跃在广东的伶仃洋上,船上装载的主要货物是
A.精美的瓷器
B.万恶的鸦片
C.便宜工业品
D.非洲黑人奴隶
2.这位英雄刚刚点燃销烟的烈火,就被发往新疆同意处罚。“这位英雄”是
A.林则徐
B.岳飞
C.文天祥
D.戚继光
3.鸦片战争中在虎门炮台英勇抗敌并壮烈牺牲的清军爱国将领是
A.关天培
B.琦善
C.陈化成
D.林则徐
4.初一班的历史兴趣小组筹备对一个历史课题进行研究,他们搜集了以下历史资料。依据这类历史资料判断,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①林则徐生平事迹②英国军队侵华暴行③《割让香港岛示意图》
A.靖康之耻
B.戚继光抗倭
C.鸦片战争
D.郑成功光复台湾
5.“这个条款好似一枚炮弹,在沉重而锈迹斑斑的中国国门上轰开了一个血腥的缺口。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是中国近代社会的起点。”这里的“转折”是指
A.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D.清政府的统治被推翻
【能力提高】
1.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迨流毒于天下,则风险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A.鸦片泛滥成灾
B.西方传教士活动猖獗
C.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国家主权不断丧失
2.“自今将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上述内容源于下列哪一条款
A.《尼布楚条款》
B.《南京条款》
C.《虎门条款》
D.《望厦条款》
3.历史学家龚书铎教授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专家,在谈到道光皇帝为何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说:“是由于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4.《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探寻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A.清军抗击美军
B.鸦片战争
C.郑成功光复台湾
D.戚继光抗倭
5.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国内市场大门被打开
B.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控烟运动给了大家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大家借战胜之余威,提出大家我们的条件,强迫中国同意。这种机会或许不会再来,是不可以随便放过的。
——《安德鲁·汉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中提到的“中国的控烟运动”指的是什么?
为何材料中殖民者敢大胆预言英国可以战胜中国?
有人说,假如没林则徐的控烟,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这一看法正不正确?为何?
作为当代的青少年,面对毒品,大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7、半殖民地是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但国家主权遭到破坏,政治、经济等多方面遭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殖民控制;半封建是指一方面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其次社会已经逐步近代化,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原因在不断进步壮大,历史在曲折中前进。
鸦片战争前后,国内的社会性质出了什么事变化?
请你说说这种变化是怎么样导致的。
【达标】
1.B 2.A3.A4.C5.A
【能力提高】
1.A2.B3.B
4.B5.D 6.虎门销烟。
当时清朝已经衰落,而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
不正确。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年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中国人民的控烟斗争只不过英国发动战争的一个借口,即使没虎门销烟,英国也会探寻其他借口发动战争。
珍惜生命,离得远远的毒品。
7 由完全独立的封建国家到国家主权、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款》,从此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