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德
介绍了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设计性实验的推行,指出在培养革新能力的同时,也应看重对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
物理实验是高等理工科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练习的第一门必学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练习的开端。为了适应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信息获得的能力、实验动手能力、与综合运用所学常识的科学素养,近几年大家对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之一就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开设了设计性实验。教学实践证明,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学生革新意识和革新能力的有效模式。不过在培养革新能力的同时,也应看重对学生进行科学道德教育。
1、设计性实验的推行
对设计性实验,大家使用的教学方法有两种:
由教师提供实验题目,提出实验内容和需要,提供可选择的仪器,给出实验提示和参考,给出问题讨论。学生则依据实验题目的任务和需要,借助课余时间,查找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研究和推论有关物理过程和实验原理,设计实验策略,拟定实验步骤,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进行实验,测量并获得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力匕
由教师提供较多的实验选题,学生可任选一个或学生自选题目,借助课余时间以小论文形式完成设计性报告交给任课教师,由教师进行评判,不需要实验过程。
教学实践证明,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学生革新意识和革新能力的有效模式。设计性实验给学生提供了发挥自己创造能力的机会,大多数同学热情非常高,兴趣浓厚。通过查找资料,设计实验参数,选定实验仪器,调试实验装置,测量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置,剖析实验结果等一系列的工作,使他们学到了好的工作办法及严谨的工作态度,为以后进行毕业设计和以后从事实质工作打下好的基础。设计性实验也培养了学生信息获得的能力,学生为了完成设计论文,纷纷借助电脑上网,查阅与课题有关的科技进步动态和信息,论文的完成也使他们感觉到成功的喜悦和自我价值的达成,树立了科技革新的信心。
2、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中要看重科学道德的教育
在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中,大家发现有部分学生交来的设计论文是直接在网上下载,原封不动,冠于我们的名字变为我们的论文。或者找一本实验参考书,从上面抄一个实验作为自己任选的实验课题交差。这反映出学生的科技道德意识淡薄,没认识到科学事业好似其它的人类活动以信誉为基础。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严格的需要、严谨的办法对待科研工作。拓展一个研究课题,有必要对课题有关的状况作一个全方位知道,各种信息都应学会,可以吸取其他人的精华,但必须要有我们的革新,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独到的设计策略。而捏造、篡改、拼凑实验数据,或者抄袭别人的论文,是不道德行为。大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弄虚作假,势必会走向一个伪科学、伪造、剿窃的道路。
因此,大家觉得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学生拓展科学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科学道德素养。第一要加大教育引导,教育学生热爱科学,严谨求学,不畏艰苦,勇于革新,力戒浮躁,讲究诚实;教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可以假造、修改数据,不可以有剽窃、欺诈行为。第二应打造相应的处罚手段,发现违规行为,取消设计实验的资格,以零分处置。 科学研究需要革新,同时科学研究来不能半点不真实。为了培养学生的革新意识和革新能力,大家还应该进一步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力度,优质的进行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并同步进行科学道德教育,为培养德才兼备的科技人才做出应有些努力。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