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自学考试《美学》甄选试题及参考答案(9)
简答卷
3.1.确定审美形态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3.2.审美形态的特点是什么?
3.3.审美形态的历史性表目前哪儿?
3.4.试比较中西审美形态与语言的关系。
3.5.优美的特点是什么?
3.6.崇高的内涵和特点是什么?
3.7.悲剧的特点是什么?
3.8.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3.9.简述喜剧的特点。
3.10.怎么样理解作为生活存在的悲剧和喜剧?
3.11.简述丑的特征。
3.12.简述罗森克兰兹对于丑的研究的贡献。
参考答案
3.1.确定审美形态的基本标准是什么?答:确定最基本的审美形态,还需要以下几条基本标准:广泛性或普适性。即不只在某一类型或某一体裁中用,而且还在其他一般艺术形式中用,不。惟这样,还在现实生活的审美中用。统摄性,即集杂多于统一。如中国古时候审美形态术语颇多,具备零散性特征,就需要概括和统摄。根据这种统摄性原则,大家就会很容易地发现中国古时候审美形态的基本脉络。历史性。有的审美形态积淀在民族的审美文化中,产生了长久而持续的影响,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本民族审美文化的辨别标志。
3.2.审美形态的特点是什么?答:生成性。一是指审美形态的历史生成,二是指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性生成。审美形态的生成性也就是广义的美的生成性,是关于美在审美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总规律的一个缩影。贯通性。是指民族文化,特别是植根于其文化土壤中的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审美形态,从表面上看,总是只不过特定的艺术形式或艺术风格。但在这种体裁和风格的背后,事实上潜藏着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制约性。这种制约性致使了审美形态的贯通性。兼容性。是指审美形态是多种审美原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审美形态就是以肯定的存在形式和审美风格为特点,以生活样态和生活境界为底蕴,以审美情趣贯彻其中的有机整体。二重性。主要指的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学会审美形态的二重性特征,可以防止以西统中,或以中排西的简单化做法,从而在审美形态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两极对立中维持必要的张力。
3.3.审美形态的历史性表目前哪儿?答:表现为审美形态是特定历史社会文化进步阶段的产物。审美形态的具体内涵在历史进步中不断演变。
3.4.试比较中西审美形态与语言的关系。答:审美形态与语言密切有关。第一,中国文字表意,高度看重词语;西方文字表音,高度看重语法;第二,由此引发的审美形态有什么区别是中国文字长于抒情,具备诗性。西方文字长于叙事和论证,具备逻辑性。
3.5.优美的特点是什么?答:是超然高雅的生活境界的真实表现。是秀雅协调的外在形式特点。是和谐化一的内容。是心旷神怡,愉悦轻快的审美体验。
3.6.崇高的内涵和特点是什么?答:崇高的内涵包含:①人与自然的对立与超越;②人与社会的对立与超越;③艺术作品的崇高风格。崇高的特点是:①雄伟壮阔的力量之美;②社会价值达成的昂扬之美;③刚毅坚强的品格之美;④恢宏豪迈的尊严之美。
3.7.悲剧的特点是什么?答:悲剧的特点是:悲剧通过对生活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示对生活存在价值的一定。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己存在的冲突和超越。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生活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
3.8.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答:在西方关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乃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中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对于悲剧的情节、人物与悲剧艺术的审美特点等问题进行了全方位而深刻的分析。、他觉得,“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肯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这可以说是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概念。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理论的另一个要紧贡献在于他对悲剧艺术带给大家的审美体验的深刻剖析。他觉得,悲剧可以借用于引起大家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来使大家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
3.9.简述喜剧的特点。答:喜剧中包括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内容,这种对现实生活内容的反映是以与现实错乱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喜剧具备不和谐、悖谬的形式特点。喜剧的情感形式表现以笑为主的特点。
3.10.怎么样理解作为生活存在的悲剧和喜剧?答:悲剧和喜剧是作为生活存在而存在的:悲剧和喜剧作为审美形态的存在并不限于艺术范围,而是现实日常广泛存在的历史现象。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存在论的角度来看,悲剧与喜剧可以说是生活的两种存在状况。悲剧与喜剧作为审美形态,其本质只有从生活实践角度才能获得更深刻的说明。悲剧和喜剧具备社会性。
3.11.简述丑的特征。答:由丑陋引起的情绪感受仍是一种审美情感。作为丑的审美形态,表现为反常、混乱、给人恶性刺激等形式。
3.12.简述罗森克兰兹对于丑的研究的贡献。答:
1853年罗森克兰兹出版了《丑的美学》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了丑的美学。简而言之,他对于丑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贡献:他把丑明确与美对立且并列起来。丑不止是作为提升美的衬托物而被接纳到艺术中来的。他提出艺术创作中虽不可美化丑,然而,在表现丑时,“又需要使之服从美的一般法则,如对称、和谐、比率和富于个性的表现的力量等等法则,以便使之”理想化“。”理想化“并不是”美化“,而是用”美的一般法则“突出丑的一般特点。罗森克兰兹的《丑的美学》不止是第一部专门研究丑的文学专着,而且也标志着丑从此真正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它是对于现代丑学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