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自学考试00539《中国古时候文学史(二) 》试题及答案
解释说明
1.带过曲
参考答案:
是元散曲的形式之一,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一般由同一宫调的两个或三个小令连在一块,一同表达一个内容。带过曲在曲牌之问用“带过”二字连接,也可只用“带”或只用“过”
2、汤沈之争
参考答案:
沈璟论曲的倡导对于纠正传奇创作中不合音律、脱离舞台的弊病有积极意义,但过于强调合律,便易于束缚作者的才情。他曾因汤显祖的《牡丹亭》不合昆腔音律而将它改为《同梦记》,引起了汤显祖的不满,致使了著名的“汤沈之争”。
3、新派诗
参考答案:
(1)为黄遵宪所倡导。
(2)反拟古,遊独创。
(3)取材新,表现办法上,借助古时候艺术传统,力求变化多样。
(4)姚门四弟子:“姚门四弟子”指管同、方东树、姚莹和梅曾亮。其中就古文而言,梅曾亮收获最高。
简答
1、辛弃疾词的题材内容。
参考答案:
(1)辛弃疾为“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范开《稼轩词序》)。他第一是一个爱国志士,英雄本色表现于词,方收获了他的一代词名。
(2)辛词最突出的题材是抒发报国豪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驰骋疆场杀敌立功,是稼轩一生的向往。
(3)辛弃疾词的题材十分广泛,穷达出处、儿女之情.田园感受都在词中有充分的表现。辛弃疾的感情世界十分丰富,除去对国家民族的饱满激情以外,亦有缠绵之情。
2、元杂剧兴盛是什么原因。
参考答案:
元杂剧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里飞速崛起、兴盛,进而盛行全国,有着多方面是什么原因,大致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经济的兴盛和艺术表演的社会化,是促进戏剧成熟与兴盛的必要基础。
(2)蒙古贵族的喜好,对元杂剧的进步起到了有力的倡导和推进用途。
(3)文人参与创作和演出,高水平作家队伍的形成,是元杂剧兴盛的要紧原因。
3、《牡丹亭》杜丽娘形象内涵及特点。
参考答案:
(1)杜丽娘生活在一个压抑自由人性的环境中,深受礼教的束线,为情而死,是她性格的一次升华。
(2)她执着于爱情,虽为鬼魏仍对柳梦梅一往情深,在历经艰险之后,又为情再生,性格得以第三升华。
(3)杜丽娘由生而死,又由死而生,体现了“至情”的力量的强大。在回到现实之后,敢于在朝堂之上抗拒父命,完成了性格的最后升华。
(4)杜丽娘这一形象反映了明代后期张扬个性、一定真情的社会思潮,有力地冲击和批判了程朱理学桎梏人性的本质。
4、归有光文学倡导与散文创作。
参考答案:
(1)归有光是唐宋派中收获最高的作家。他可以正确地继承唐宋散文的真谛,在一定量上摆脱了理学观念的羁绊。归有光和唐宋派其他代表人物一样,对当时声势燈林的的后七子的复声理论和校拟文风表示不消,倡导为文要根于六经,倡导道德。
(2)但他的倡导又与王慎中、唐顺之有不同:他倡导的“道”并不是宋代理学,而是传统的儒教;非常重要的是他在倡导重道的同时,特别看重文学的抒情用途。
(3)正因看重文学的抒情用途,故其散文名作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均以感情真挚、通欲畅达著称。文章多于简洁淡雅的笔墨中透露出深挚的感情,一唱三叹,欢偷惨恻之思,滥于言外。这类文章最不多,但当时在文坛引起颇大震动,奠定了他在明代散文史上的要紧地位。
论述题
1、苏轼记叙文的艺术特征。
参考答案:
(1)记叙文是苏轼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最具独创性的部分,包含碑传文、叙记文及文赋等,而以山水游记和亭台堂阁记为代表。
(2)他的游记记叙、描写、议论并重,其中议论总是为文章辟出新的境界。
2、《长生殿》思想蕴涵。
参考答案:
(1)歌领真情乃至理想化的幻情。
(2)表现个人命无常、生活虚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