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同步训练/简答卷
1.简述国籍的获得方法。
答:在各国现行的国籍法中,一般有两种获得国籍的方法,一是出生国籍,即因出生而获得国籍;二是继有国籍,即因加入而获得国籍。实行因出生而获得国籍的国家,有些使用血统主义原则,有些使用出生地主义原则,还有些使用血统主义与出生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因加入而获得国籍的国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依据当事人的申请而获得;二是不需要依据当事人的申请,而是依据法律规定的肯定事实的出现而获得。
2.简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基本内涵。
答: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些必不可少的某些权益,是公民推行某一行为的可能性。公民的基本权利具备其自己的法律特质:①它决定着公民在国家里的法律地位;②它是公民在社会日常必需的权利;③它具备母体性,可以派生出公民的一般权利;④它具备稳定性和排他性,它与人的公民资格不可分,与人的法律平等地位不可分,因而是所谓“不证自明的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需要遵守和应尽的根本责任。它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最重要义务,它构成普通法律所规定的义务的基础,是反映和决定公民在国家里的政治和法律地位的要紧原因。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之间具备十分密切的关系,概而言之即两者间是相互统一的关系。
3.简述中国的人权观的内涵。
答:在长期的人权实践中,中国政府和人民形成了我们的人权观,主要体目前:人权是有阶级性的;各国人权实践总要受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等原因的制约;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存活权是最重要人权,国家的独立权和进步权则是存活权的保障;人权问题本质上是一国内部管辖的问题,因而主要由国内法调整。
论述题
1.试论“公民权利产生国家权力,国家权力为公民权利服务,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
答:从宪法与宪政的角度来讲,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公民权利产生国家权力,国家权力为公民权利服务,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从实证法的角度而言,宪法是由学会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拟定的,因而是先有国家权力,然后才有宪法,然后才有真的意义上的受法制保障的公民权利;从自然法的角度而言,宪法是权利的产物,而不是相反,即是先有权利,然后才有宪法;而国家权力只能由宪法设定和授与,其他人和任何组织都不能行使宪法所没明确授与的权力;在这个意义上说,是先有公民权利,然后才有国家权力;从宪政的角度而言,国家权力是有限的,它只能在宪法明确规定的范围内、根据法定程序行使,遵循“法不许可即禁止”的逻辑,并只能为着人民赞同之目的而存在;不然,就构成对法制的侵犯,并最后导致对公民权利的侵害;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基本界限,是制约国家权力的基本原因,国家权力需要受制于公民权利;从人权的角度而言,权利需要遭到保障;人权只受成文法的明确限制,遵循“法不禁止即自由”的逻辑,所有“法律明文所设置的界限”以外的限制,都意味着对人权的侵犯;国家权力是为保障人权而存在的,是公民充推荐受和达成人权的基本的必要的条件;离开国家权力的有效保障,公民权利便只有回归到“自然状况”中去, 回归到祈祷上帝保佑或私立救济的状况之中去;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目的,国家权力是公民权利得以保障和达成的条件和方法。
2.宪法对基本权利既有保障又有限制,试论之。
答:从各国宪法、法律的有关规定及其政治实践看,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障主要表目前三个方面:①物质保障,宪法确立了人民主权原则,为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达成提供了物资条件;②政治保障,主要指国家政权的归属对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保障;③法律保障,即宪法不只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而且通过依法制裁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行为,保证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达成。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方法有2、①绝对保障方法,依据这种方法,对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其他法律规范不可以有任意限制或规定例外的情形。因为绝对保障方法直接依据宪法规定并通过宪法自己的规范而达成,因而又被叫做“依宪法的保障”方法;②相对保障方法,即允许其他法律规范对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加以直接有效的限制或客观上存在这种可能性的方法。它表现为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和保障方法由普通法律加以规定,对基本权利的限制也需要通过普通法律等。这种方法也称为“依法律的保障”方法。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即有限制的。除最后受制于社会经济结构及由经济结构所决定的文化进步外,这类限制还有两方面:一是不能妨碍别人的权利和自由;二是不违反国家承认的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目的。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方法有3、①在宪法中直接加以具体的限制,即宪法规定公民享有某种权利和自由的同时,又规定在某些特定状况下可以加以限制;②在宪法中不作具体限制,只规定依法限制的原则;③在宪法中对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不作限制,但对各种权利和自由加以总的原则性限制。
以上就是关于《2020年湖南自学考试《宪法学》简答卷及参考答案》的全部内容,想知道更多湖南自学考试资讯,请持续关注《湖南自学考试网》。如有需要,考生可点击《湖南自学考试网助学报名网址》进行报名,或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进行咨询解答和报名服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