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5年十月湖南自学考试中国近代文学史章节考试知识点:
11、什么叫“信、达、雅”?
这是近代翻译文学一种标准,最早由严复提出;
信,即译文要忠实靠谱;
达,即畅达,译者要能弥补原著语言和中国语言之间的差距;
雅,译著语言要渊雅;
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12、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从哪四方面论述小说社会用途?
“四种力”指小说“支配人道”的“熏、浸、刺、提”四种艺术感染力;
熏,即小说能起熏陶和潜移默化用途;
浸,即小说使读者身入其境,其思想感情遭到渗透而不断地变化;
刺,即小说能忽然强烈地震动读者心灵,使读者不由自主地遭到感动,同意教育;
提,即小说能产生一种“移人”力量,使读者感情完全融入小说中。
13、什么是“境界”,王国维从哪几方面丰富和发表了“意境”说的内涵及审美范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不然谓之无境界”;
王国维从情与景、物与我,与主客观相互联系中,多层次、多角度讲解和进步“意境说”内涵:①造境与写境;②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③诗人之境与常人之境;④隔与不隔;⑤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
14、同光体代表诗人和主要创作倾向,
同光体这一诗派是指“同、光以来诗人不墨守盛唐者”,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这一诗派颇庞大,也极为复杂,代表诗人有陈衍、郑孝胥、陈三立、沈曾植等;作品较多是咏叹个人身世,描摹山水景物,其中不少人是维新运动的直接参加者,作品中也表现了变法图强,忧怀国事,反对外国侵略的积极内容;戊戌变法失败后,大部分诗人渐渐走向消沉,超然物外,或政治上落伍,跟不上年代变化,但仍然写下一些痛恨外敌侵略、忧心国事作品。
15、龚自珍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龚自珍号定庵,与魏源齐名,我称“龚魏”,思想内容有揭露现实、抨击“衰世”,他以敏锐的思想、犀利的诗风,揭露当时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指出当时社会已处于“衰世”之中,并对危机四伏的现实政治予以有力的抨击批判,譬如《咏史》《病梅馆记》;反对侵略,需要救国,对西北边疆,东南沿海危机愈加关注,对掠夺中国财富,残害国人身心健康的鸦片贸易极为愤恨、倡导以武力对抗外国侵略;反对思想专制,呼唤个性解放,以非凡的思想勇气对长期的封建专制,特别是清廷实行的严酷的思想钳制予以批判,倡导拯救人才、解放人才。
艺术特点:构思神奇、想象丰富,推崇庄子、屈原和李白,不少诗歌写得奇警瑰丽,形象飞动,富于浪漫气息,如《西郊落花歌》;
借物寄情,深邃含蓄,他总是借外物多有含义,个性化物赋予物以强烈主观色彩,譬如他诗中一再出现“风雷”“落花”“箫剑”等意象就是突出代表;
形式多样、风格多样,五七言古体诗,七言近体诗,如《己亥杂诗》315首全部为七绝;
语言清奇多彩,不拘一格,他的诗歌语言有朴实、平易、生僻、通俗,一般表现为自然清丽、沉着老练。
16、黄遵宪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黄遵宪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有诗集《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日本国志》。
诗歌主要内容:1、时事诗,表现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矛盾;
2、政治诗,批判封建规范学习西方先进政治规范和科学文化;
3、国外诗,描绘国外山川景物,表现异国风土民情,民俗风情,表现对家乡、祖国热爱之情。
17、秋瑾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是什么?
思想内容:
1. 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2. 倡导妇女解放与男女平等;3. 揭露封建压迫,抒发革命豪情。
艺术特点:
1. 豪迈雄健的阳刚美学风格;2. 善用刀剑意象与宏大时空意象;3. 直抒胸臆与比兴寄托相结合;4. 兼具婉约与豪放双重审美特质。
18、辛亥革命前后,柳亚子诗歌创作特点。
柳亚子的诗歌有三大类:1、政治抒情诗,以诗歌为武器的政治诗人,他的诗紧密结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步,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激情,批判封建规范的腐朽没落,揭露人权蹂躏,民气不扬的可悲现实,如《放歌》;2、情友悼亡诗,在广泛的革命交流中,柳亚子写下了很多怀人诗和赠友诗,表现了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和对光明将来的期待,另一些诗或痛心于革命派屡次武装起义的失败,或悼念死难烈士,反映现实的残酷和诗人对革命同志的深情;3、反清讨袁诗,诗歌中总是将咏史和对现实讽谕结合在一块,明末清初的史事、人物,寄寓诗人对满清统治的批判,袁世凯演出复辟帝制的丑剧,如《孤愤》。
艺术特征:激昂慷慨之气与沉郁苍凉之风相结合,他的诗受宋代陆游,明代陈子龙、夏完淳影响较大,颇受龚自珍启发;
语言、风格多样,富于变化,大多清爽典丽,也有时含蕴藉;所作多旧体诗,特别长于七律和绝句。
19、近代散文创作基本特点。
在思想倾向上,散文愈来愈贴近朝代,变革思想愈来愈强烈;
在文体样式上,显示出空前多样性、丰富性;
语言朝着白话化、通俗化、口语化方向进步;
审美上,表现出慷慨激昂,大方磅礴为主导的美学风格。
20、“新文体”在近代散文进步中的地位与影响。
“新文体”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在近代散文变革中一种创造;
它是适应宣传维新变法倡导的历史需要而产生,它力求冲破古文家法,融骈文、散文、单句、偶句于一炉,自由活泼,富于鼓动性;
内容上直接宣传维新变法与爱国主义思想;
中国传统文言文一次解放,并且在文坛上取代了桐城派的统治地位,是文言文进步为白话散文进程中一种过渡性质的新体散文。
以上就是关于《2025年十月湖南自学考试中国近代文学史章节考试知识点十一》的全部内容,想知道更多湖南自学考试资讯,请持续关注《湖南自学考试网》。如有需要,考生可点击《湖南自学考试网助学报名网址》进行报名,或点击添加《招生老师微信》进行咨询解答和报名服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