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自学考试00633广告心理学重难题总结(4)
第七章广告理性诉求的需要基础
广告的理性诉求:是基于产品的功能和特质的一种诉求。
商品定义的涵义:附加商品、核心商品、有形商品
1、附加商品包含:安装、送货和信贷、保证、销售后服务
2、核心商品包含:购买者所追求的利益
3、有形商品包含:包装、外观、式样、水平、品牌名字
USP理论是由“瑞夫斯提出来的。意思是”独特的销售倡导或销售点“。
制约理性广告成效的原因:
1、有关产品的原因
1、同质化程度
2、产品的购买风险水平
3、产品的吸引力
2、有关买家的原因
1、买家的有关常识和经验。
2、买家的社会经济地位。
3、买家的购买预期。
4、买家的个成人性心理特征。
需要、动机与消费行为
需要:人类的所有活动,包含买家的行为,一直以需要为中心的。需要正是人类活动的基础。
动机:动机可以概念为推进有机体寻求满足需要目的的力。
动机冲突表征为几种型式:
1、双避式
2、趋避式
3、双重趋避式
人类基本需要的分类:依据需要的由来,需要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两类
该需要项目单中,对消费行为常常起用途的有:
1、收获
2、获得
3、公认
4、显示
买家的需要与广告诉求:
1、广告诉求与优势需要
2、广告诉求的变换与动态需要
3、不同买家群体的兴趣
4、依据角逐对手的广告诉求选择合适的广告拆求点
失谐理论:
它是“费斯大林庭格”1957年提出的。该理论述说,大家对于一个对像形成新的态度时会有下述倾向:使新的态度与原有些态度、价值观和个性相一致。假如感到的新信息与原有些知道、信念或态度不同。那样,就会体验到失谐并由此产生态度的改变,或者说,引起买家寻求解除这种不愉快的失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