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物节律
[识记]
生物节律
指生物的周期性变化。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日节律
在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它的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人的日周期实质是25小时。
[领会]
生物节律与睡眠
睡与醒是受内部节律调节的,假如不考虑生物钟,而是在非正常时间睡眠,最常出现的状况是睡眠水平受损,如飞行时差。
3、睡眠与失眠
[领会]
脑电波与睡眠的阶段
第一阶段-过渡期-波,频率较慢,但振幅较大)
第二阶段-轻睡期-波)
3、四阶段-沉睡期-波为主,而振幅很大)
REM阶段-迅速眼动睡眠
轻睡期~REM循环 约4~6次循环;首次循环中,REM持续约10分钟,最后一次循环,REM可持续到一小时
失眠的类型中华考试网
1.情境性失眠:由生活情境的改变导致,生活情境的改变主要涉及一些导致个体心理重压的事件;是暂时性失眠;
2.假性失眠:心理上有失眠感;
3.失律性失眠:因生活程序忽然改变而形成的暂时性失眠;
4.药物性失眠:咖啡因影响;对安眠药产生药物依靠。
梦的特点与研究
弗洛伊德:梦是无意识泄露出来的渠道,是欲望的满足。
霍尔:大部分梦具备一般世俗性质,可能是将家庭、朋友和同事等某些特点加以联系组成,因此有一些梦相当常见。
梦的特点:
1.梦境与自己有关,大家极少梦见公共事务。自我中心是梦的第一个要紧特点;
2.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与目前的生活事件有关是梦的第二个要紧特点;
3.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
4、催眠现象
催眠的原理
受暗示性与催眠诱导
催眠与睡眠有什么区别
催眠是有意识的,睡眠无意识。
催眠的定义
催眠是一类型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况。
催眠状况下的心理特点
1、 感觉麻痹 2、感觉扭曲和幻觉 3、解除抑制 4、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
催眠理论:
1、催眠是角色饰演由巴伯尔和斯潘诺斯提出
2、催眠是意识的离别由希尔加德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