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就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进步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就的精髓同中共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P33
2.1929年6月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信中)首次用思想路线这一定义。P33
3.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了没调查,就没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初步形成.P33
4.1935年遵义会议,实事求是路线指导全党.P33
5.1937年,《实践论》、《矛盾论》为实事求是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P33
6.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大家的学习》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意思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P33
7.1945,中共七大,实事求是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P33
8.1978年邓小平作的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要紧讲话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P34
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P34
10.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对实践标准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提出了生产力标准:把是不是有益于进步生产力作为判断改革和所有工作是非得失的最主要标准。
11.1992年春,南方谈话提出三个有益于判断标准:即要以是不是有益于进步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不是有益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不是有益于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作为判断改革和所有工作是非得失的规范。P35
12.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和进步:P35
(1)科学地概括了实事求是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要紧地位。
(2)科学地讲解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
(3)深刻讲解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13.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大家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原因。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