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河南自学考试00633新闻学概论复习提纲(5)
第一章新闻事业的产生
第一节中国古时候社会的媒体传播工具
原始人主要以人体器官---嘴巴作为工具来传递新闻,就能满足需要。但,人的活动特征在于能制造和运用自己以外的工具。到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创造了文字,新闻活动开始了用文字传递新闻的新阶段,到奴隶社会,已形成了口头、信号、文字三者并存的媒体传播媒介。
一.口头新闻
优点:具备广泛的群众性
缺点:新闻保真性差,新闻会越传越走样,传播速度慢,覆盖面窄
中国的茶楼、西方一些国家的咖啡店,是口头新闻的要紧集散地,号称新闻市场
二.信号媒介
信号作为媒介传递新闻,最大有哪些好处是飞速,但传递复杂的信息比较困难,一般只用来传递简单的信息
三.信件新闻
是中外古今社会远距离传递信息的主要方法,信件新闻主要通过邮路来传递:包含军报、官书、民间信件往来,风筝,信鸽
四.印刷媒介
邸报:基本没自己采写的新闻,而是刊登皇帝的谕旨,大臣的奏折等政府公文,但“邸报”客观上起着交流统治阶级内部消息有哪些用途
五.其他传播办法
1.露布:写着捷报的大幅帛书,高悬在旗杆上
2.牌报、旗报:露布的转化形式
3.悬书、揭帖:乡人把状况建议、需要等写在锦帛上悬挂出来,内容既有消息又有议论,多是对当局者的批评和指责,多为匿名。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因为各自的生产方法不同,人类的新闻活动在不同时期各有不一样的特征,但和近代,现代社会的新闻活动相比,整个古时候社会的新闻活动又有一同点。
1.古时候社会一直没停止过新闻活动,但没产生过以采集和公开向社会发布新闻为职业的机构。也就是说,古时候社会只有新闻活动,没新闻事业。
2.和近代、现代社会相比,古时候社会的新闻活动规模小,新闻基本上是定向传播,即传播有明确的、具体的对象,而基本上没无定向的大众传播。这使新闻活动和情报活动非常难不同开来,在很多方面,新闻活动就是情报活动。
3.统治阶级内部的新闻活动在规模上大大超越了被统治阶级。可以说,古时候社会的新闻活动基本上是由统治阶级所垄断。
上述种种状况说明,在封建生产的土壤中,尽管已具备印刷报纸的物质方法和传递条件(活字印刷、纸张和四通八达的邮驿),但不可能产生面向社会大家的报纸。在这里,起决定用途的经济条件,变化产生新闻,既然社会的进步步伐慢、变动少,那样这种社会中的新闻也一定极少;社会的变动少,那样大家就极少有必要费心去打听新闻(指硬新闻)。关系决定需要,联系少,信息的需要势必少,这就使新闻事业的产生缺少赖以存活的基础。
第二节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产品经济的产物
社会对信息的很多需要,根来自于资本主义的产品经济的出现,报纸随着着资本主义的产品经济来到了世上。
随着资本主义产品经济的出现:
1.社会的规模大大地扩大了2。社会的变动大大加速
3.生产的分工大大精细了,从而各行业、各部门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靠的程度大大地加大了。
4.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资产阶级、封建阶级(包含各种教派)、工人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激化了。
社会急剧的变动,各阶级之间斗争的激化,使得社会每天每时出现很多新闻,而大家为了适应这种变动的需要,不能不每天每时都要去追逐新闻。
社会对信息量的需要在激增,需要信息的人在激增。
报纸要有肯定的读者群,读者的必要条件是有肯定的文化水平,伴随工业生产的进步,各类学校很多地兴办,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准都在提升,并不是源于资产阶级的仁慈,而是为练习雇佣劳动者的需要。交通、通讯的飞速进步保证了新闻采集、发布的飞速准时。
印刷、纸张等工业的日趋进步,保证了报刊的物资需要。
最后,资本的原始累计在增加,资本的集中加速,使资本家大概独资或合资办报刊。
报刊的产生进步是个十分曲折、艰难的过程。它作为资本主义产品经济的产物,却在封建社会末期出现。它有益于资本主义产品经济,但对封建统治却没什么好处。相反,报纸交流政治、经济、军事等信息,却会使封建统治赖以维护的愚民政策发生动摇。
第三节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
报纸、广播、电视台合称新闻事业,又称大众新闻媒介,简称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是集合名字,与此相对应的单称是媒体传播媒介,又称新闻媒介,简称传媒。
一.报纸:以刊登新闻为主的按期连续向大众发行的印刷品
最早的新闻媒介是报纸,这是由当时生产力所能提供的物质方法所决定的,报纸比起广播、电视来,物质需要最低。
1.第一阶段:手抄新闻的出现和风靡时期
手抄新闻最早在乎大利的威尼斯兴起,俗称手抄新闻。也有的新闻论著称其为《威尼斯公报》
手抄报是公开发行的,发行的方法有几种:一种是贴与公共场合,用绳或栏杆围起来,凡进去阅读者须付一枚小铜元,意大利文称Gazette,将来这个词就成为报纸的代名词。二是把手抄新闻张贴在一间房屋的墙上,像拓展览会一样,凡需要阅读者同样收取一铜元,这种房屋称为新闻房。三是抄写多份,沿街叫卖、兜售,像卖日用品一样,每份收取腓币一枚。四是同意加工订货,哪个需要什么新闻,这批人就代为打听,收费也比较高。五是按期寄给阅读者。
手抄新闻的编辑采写发行于一人,是世界上第一批真的靠新闻为生的职业新闻工作者,是新闻事业的真的开山始祖。
2.第二阶段:新闻书的出现
新闻书的发行周期比手抄新闻长,但它沿用了古时候印刷书本的方法,用铅字印刷,可以很多发行。最早的新闻书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发行。
1588年奥地利人艾青氏印刷出版了新闻书,每年两册,每册系统地刊登过去6个月内欧洲、近东各国的重大事件,其中以政治、军事内容为主,兼有商业行情。
3.第三阶段:周刊,周报的勃兴
1609年,德国奥格斯堡发行的《德国察看周刊》,可能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周刊,每星期一张,仅刊登一项新闻。
这种周刊基本上还未脱离书本模样,它们以刊登政治,经济,军事等动态为主,兼有评论,但也有的周刊只有新闻没言论。
1663年,德国莱比锡出版了《莱比锡新闻》刚开始为周刊,后改为日刊,一般被觉得是世界上最早的日报。
1665年,《牛津公报》是世界上第一份使用单页两面印刷,争取了提前发行时间,全是新闻,没评论的周报。周刊日报的产生使得个头劳动不可以胜任,需要有一批人分工协作,于是,报纸正式成为一个资本主义企业,成为社会的一个新兴行业——新闻事业。
二.广播(广播电台):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1906年圣诞,范斯顿在他设于马萨诸塞州的实验电台初次作实验性广播,将谈话、歌唱及音乐等声音传播出来。从广播工程的技术指标上看,广播从此产生。由此掀起的无线电热,无线电喜好者纷纷安装私人电台,广播电台最早是娱乐工具。
1920年8月31日,美国底特律8MK实验电台广播了该州州长竞选初步获胜的新闻。这条新闻被觉得是最早的广播新闻。
1920年十月27日,KDKA电台的播音标志着广播事业的正式诞生。
三.电视: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柯运用硒的光电效应创造的电视扫描盘,即电视机荧光屏的雏形。
美国无线电公司于1940年初次试制成功彩色电视机,经过改进,于1946年宣布“点描法彩色电视技术指标”。
1953年,美国政府宣布使用此标准,通称NTSC。
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第一正式播送彩色电视节目。
现在,世界上时尚的电视制式有三种,即美国的NTSC制,德国的PAL制,法国的SECAM制。
中国在1958年5月1日成立北京电视台,不久改名为中央电视台,正式开始播出电视节目,1973年开办彩色电视节目。
更快,更广,更真,这是新闻的品格,也是传媒进步的基本需要。
第四节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特殊性
一.邸报的称呼和内容
有些以发布机关或发布地址来称呼:邸抄,朝报,进奏院状报。
有些以它的形状称呼,条报,条陈,报状,状
现有明确记载的邸报自唐朝开元后期,大约公元740年前后一段时期
邸报并不由朝廷统一发布,而是由邸吏自己选择,只拣与各地方长官有关的、能引起地方长官注意的材料送报。
宋将来开始出现印刷邸报。
邸报的内容,各朝稍有不同,但基本内容大多是:
1.皇帝的圣谕,2.朝廷公布的法令3.大臣的奏折
因为邸报基本上没自己采写的新闻和言论,正是在这一点上,邸报和近代报纸有根本不同,或者可以说:邸报不是报纸,近代报是以自己采集并向社会发布新闻为职业的,而邸报仅仅转抄政府所发布的材料,报房也只是印刷工场,等于现代的印刷厂。
因此不可以把邸吏和现代的新闻记者相提并论,由于他们并不采访新闻,报房也不可以比作现代的报社,由于它没编辑部。
二.邸报有哪些用途和读者对象
邸报虽然没自己采写的新闻,但邸报在客观上起了交流信息有哪些用途,阅邸报者从邸报的各类内容中获得各种必要的信息。
邸报驱使各级官吏为君主效忠,通过邸报上刊登的歌颂皇恩浩荡的大臣奏折,宣传君臣之道,通过邸报发布各种法令,使全国悉从君令;通过邸报来选登一些对封建王朝有利的材料,封锁一些消息。因此,邸报并不是近代报纸的始祖,而是政府公报的始祖。
三.近代中文报纸的产生
第一批近代中文报纸是在19世纪初由英国传教士创办的。
传教士是侵略中国的开路先锋,借助报刊来传教,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和思想奴化,被看作是打开中国大门的要紧方法。
外国传教士办的第一批近代中文报纸以传教文字为大宗,也有办报人自己撰写的新闻和言论,面向社会公开发行。
鸦片战争后,出现了一批外商办的中文报纸,逐步取代宗教报刊,成为外国人在华报纸的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