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要点——文言文理解
文言文理解:
文章内容理解:要把握文章的主旨、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要人物的形象等。比如,《过秦论》通过剖析秦王朝的兴衰过程,揭示了秦朝灭亡是什么原因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文言文句式理解:
判断句:容易见到的有 “…… 者,…… 也”“…… 也”“…… 为……” 等形式。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被动句:有 “于” 字表被动,如 “不拘于时”(《师说》);“见” 字表被动,如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为…… 所……” 表被动,如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等。
倒装句:
宾语前置:如 “何陋之有”(《陋室铭》),正常语序是 “有什么陋”;“沛公安在”(《鸿门宴》),正常语序是 “沛公在安”。
定语后置: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正常语序是 “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状语后置: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正常语序是 “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