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
社会学概论考试试题
课 程 代 码:00034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考试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卷纸上。
2.答卷前,考生务势必我们的考试课程名字、名字、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卷纸规定的地方上。
选择题部分
需要注意的地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卷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可以答在考试试题卷上。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需要的,请将它选出。
1. 符号互动论来自于美国社会学家
A. 霍曼斯 B. 戈夫曼
C. 刘易斯·A.科塞 D. 乔治·赫伯特·米德
2. 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的社会学家是
A. 艾尔弗雷德·舒茨 B.米歇尔·福柯
C. 尤尔根·哈贝马斯 D. 皮埃尔·布迪厄
3. 中国社会学者新视线的实地调查主如果指
A.20 世纪10年代中期至20年代末期所作的实地调查
B.20 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末期所作的实地调查
C.20 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所作的实地调查
D.20 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期所作的实地调查
4. 觉得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非“说明”,这种看法是
A. 实证主义办法论 B. 新人文主义办法论
C. 人文主义办法论 D. 后现代主义办法论
5. 不是察看法的特征的是
A. 互动性 B. 直接性 C. 广泛性 D. 自然性
6. 不是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的是
A. 谋划阶段 B. 推行阶段 C. 总结阶段 D. 研究阶段
7. 社会关系系统最基本的要点是
A. 社会 B. 物 C. 人 D. 自然
8. 人与人之间通过肯定的符号和交往形式而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称为
A. 社会互动 B. 社会冲突 C. 社会模仿 D. 社会变革
9. 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是
A. 先赋角色 B. 自致角色 C. 规定性角色 D. 开放性角色
10. 所谓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常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又 称为
A. 文化教育 B. 文化革新 C. 文化传递 D. 文化反哺
11. 国内初次提出“社会学”之名的学者是
A. 章太炎 B. 谭嗣同 C. 康有为 D. 梁启超
12. 用表演和比喻来讲明日常人与人之间相互用途的一种互动理论是
A. 拟剧论 B. 标签理论 C. 常人办法学 D. 符号互动论
13. 通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所获得的资源称为
A. 社会互联网 B. 社会支持 C. 社会资本 D. 社会合作
14. 由一对夫妇与爸爸妈妈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是
A. 核心家庭 B. 联合家庭 C. 多核心家庭 D. 主干家庭
15. 内群体和外群体,又称作“我群”和“他群”。这两个定义源于萨姆纳所著的
A.《 乌合之众》 B.《 疯癫与文明》
C.《 民俗论》 D.《 现代性的后果》
16. 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等级 规范称为
A. 种族规范 B. 等级规范 C. 种姓规范 D. 阶级规范
17. 传播和学习人类文明成就的社会实践活动是
A. 工作 B. 教育 C. 体育 D. 科研
18. 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觉得,教育的最重要功能是
A. 社会化 B. 体系化 C. 常见化 D. 个体化
19. 有目的、有意识地变换、调整和控制自然界的活动称为
A. 教育 B. 消费 C. 旅游 D. 劳动
20. 不是消费特点的是消费的
A. 经济属性 B. 心理属性 C. 社会属性 D. 系统属性
21. 依据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城市的第五环是
A. 过渡区 B. 中心商业区 C. 高级住宅区 D. 工人住宅区
22. 开创了社区综合研究的先河,推进了后来的学者进行一系列类似研究的著作是
A.《 中镇》 B.《 禄村农田》
C.《 芒市边民的摆》 D.《 中国农民的生活》
23. 分层研究作为社会不平等研究传统,其进步主要历程的阶段有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24. 继承格迪斯地区规划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地区整体进步理论的学者是
A.E · 霍华德 B. 琼·戈特曼
C. 勒·柯布西耶 D. 刘易斯·芒福德
25. 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于1916年出版了《普通社会学总论》一书,系统地讲解了
A. 阶级模式 B. 精英阶级理论
C. 多元社会分层模式 D. 地位获得模型
26. 在特定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些社会规范的行为称为
A. 违法行为 B. 违规行为 C. 偏差行为 D. 违章行为
27. 最早在《社会控制》一书中提出社会控制定义的是美国社会学家
A. 罗斯 B. 莱克曼 C. 默顿 D. 弗洛伊德
28. 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合乎规律的前进运动称为
A. 社会进步 B. 社会转型 C. 社会变迁 D. 社会控制
29. 在社会问题研究的若干理论中,侧重从社会结构角度讲解社会问题的是
A. 社会病理学 B. 社会解组理论 C. 价值冲突理论 D. 行为偏差理论
30. 对全球化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A. 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
B. 全球化是一个单维度的过程
C. 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一同性和差异性相统一的客观需要
D. 全球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2、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 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需要的,请将它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 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是
A. 社会变革的需要 B. 自然科学进步的推进
C. 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D. 自然环境的影响
E. 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32. 问卷调查中问卷的主要种类有
A. 互联网问卷 B. 封闭问卷
C. 自填式问卷 D. 代填式问卷
E. 常识问卷
33.1978年以来,中国城镇化进入了加速进步阶段,中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之创造了一系列条件,包含
A. 实行改革开放 B. “剪刀差”惠城政策
C. 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 D. 社会主义产品经济如火如荼
E.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火如荼
34. 实行有计划社会变迁的具体渠道有
A. 进步合理需要
B. 制止不适当的需要
C. 控制刺激原因的种类与程度
D. 削弱现阶段不适合取消的某些特殊需要
E. 协调个人需要、集体需要与社会需要三者关系
35. 是偏差行为心理学讲解的理论有
A. 行为理论 B. 示范理论
C. 标签理论 D. 精神剖析理论
E. 文化传递理论
非选择题部分
需要注意的地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不可以答在考试试题卷上。
3、简答卷: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 简述实验法有哪些用途。
37. 简述社会互动中冲突的种类。
38. 简述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状况。
39. 简述后福特主义的特点。
40. 简述食品安全问题的害处。
4、材料题:本题15分。
41. 材料:
1982年4月,新成立的苍南县决定在鳌江南岸北上温州的渡口——方岩下打造 县级龙江港区;继之1984年,浙江政府批准在此打造县级经济中心——龙港 镇。打造之初的龙港镇只有6039人,此时的方岩下一带还是一片荒凉的港湾,后 来龙港镇政府改革了传统思路,当令地推出了户籍规范改革、打造多样化集资和 投资的市场机制等改革手段。经过20多年的改革、建设和跨越式进步,龙港镇被 称为“中国农民第一城”,已成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浙江可持续进步试验区,浙江和温州经济强镇。
问题:请结合案例剖析国内城镇化道路可持续进步的方向。
5、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 试述集体行为的特点。
43. 试述马克思对社会学所做出的贡献。